在金融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活动室里,志愿者陈雷、陈浩智、丁海玲穿好志愿者服装,看着陆续到来的老人们——有的风姿卓越,有的精神矍铄笑声洪亮。
今天是她们参加的第二次小组活动,从糖尿病健康管理到如今的“焕新之旅”,志愿者带着好奇与期待开始了新一天的志愿服务。

志愿者第一项任务是协助老人填写综合健康问卷。
七十多岁的阿姨眯着眼睛努力看清题目,志愿者轻声为她逐条朗读她边回答边感慨:“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啦,好在胃口好、走路还有劲。”
问卷上的每个选项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活习惯,一份与岁月共处的智慧。当老人们埋头认真书写时,陈雷忽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份评估表,更是他们梳理健康生活的镜子。
在生命三原色活动中医务社工小焦老师带领叔叔阿姨用三个词语配合三种颜色来描述自己或者自己的经历,好几位叔叔阿姨都选择了向日葵和太阳,郭医生的总结让志愿者们久久难忘:“在座各位老同志,有的是向日葵,永远向阳而生;有的已是太阳,用自身光芒温暖照亮他人。”希望大家到老年时也能有这份积极和热情。

随后志愿者们协助社工为老年人开展了身体机能检测。医务社工专业地指导老人完成“起立-行走和30秒坐立”测试,陈浩智负责记录完成时间。 叔叔阿姨们为伙伴们出色的成绩相互鼓掌加油,另一名志愿者在终点线笑着鼓掌:“您真厉害,超过正常值快一倍呢!”那一刻,检测场所,反倒像充满鼓励的赛场。当丁海玲在表格上记下“6.5秒”时,叔叔阿姨孩子气地追问道:“是不是进步了?”眼里的光让人动容。
全科郭大夫的健康知识部分将活动推向高潮。她展示着一张张来自生活实践的技能,为我们道出了生活中的不起眼的疏懒,可能就会掉入用进废退的坑洞,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能拥有掌控未来生活的能力。 老人们纷纷掏出老花镜记录笔记,有位叔叔甚至用手机拍下PPT。志愿者陈雷学习了相关知识后,感叹道:“自己经常疏于打扫房间,孩子写字姿势不正,老爸经常被便秘困扰,其实健康防线的构筑,原来就藏在这些细微的觉察里。”
焕新之旅·不见不散
活动结束时,大家一起相约下周五不见不散,志愿者扶着老人慢慢走下台阶,银发与蓝马甲交织成温暖的画面。 忽然明白:所谓“焕新”,不是颠覆生活,而是点燃每个年龄阶段都能拥有的生命热情。

整理物资时,医务社工小焦对志愿者们说:“大家常来参加这种小组活动,老人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大家点头微笑,心里泛起涟漪。这次志愿服务让志愿者们收获了比预期更多的东西——不仅是健康知识,更是一种跨越年龄的生命力:当我们真诚地拥抱他人的岁月,其实也在为自己的未来蓄能。